第(1/3)页 这事陆杨没有异议,只是翰林院那边并不只有那些老人,还有前阵子进来的新人。 虽然有部分已经在返乡路上,但也有些还在京里。 他是乐于给这些新人一个露脸机会的,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朝堂人才越多,靖朝才能百花齐放,才能长久繁荣昌盛。 靖朝强盛安定,小家平稳幸福,他也才能没有任何顾虑。 想了想,他道“皇上,那些新进士要赴考吗?” 赵烨眼神定在陆杨身上,“爱卿可是有何想法?” “算不上什么想法。” 陆杨敛着眉眼,周身温和虔诚,微微低头拱手,“臣只是觉得皇上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 赵烨并未立即给予此事的回应,面露沉思,片刻后才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他们缺乏历练,若是贸然放他们进入朝堂,朕怕他们应付不过来。” 他微微一顿,似有顾虑,“朕也怕他们斗不过那些老谋深算之人,到时被人牵着鼻子走。” 陆杨认同皇上说的这些话。 但能经历童试乡试会试到殿试,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必然是经过一次次筛选的。 能走到最后一步,进入仕途,也并非是简单之人。 他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见皇上沉思着不说话,他又道“皇上,翰林院能磨炼心志,难道十年如一日地苦读练字,难道就不算吗?” 赵烨眼神已经变得深邃,心里是认可陆杨说的这些话。 只是他的计划,容不得推迟。 他轻拍着大腿,思绪在翻滚。 “爱卿说得有理,只是现今他们已经还乡,朕打算下个月便让吏部举行。” 陆杨点头,“一切按皇上的筹划来。” 说着,他嘴角微微上翘,道“至于还乡的新进士,也不过是一张公文的事罢了。” 赵烨的眼神带着抹似笑非笑,“爱卿可真是不厚道,路都走了一半,还得让人回来。” 陆杨可不赞同,“皇上这话说的,若是他们不想回来,臣也不能强制不是。” 赵烨轻笑着摇头,“爱卿说得倒是,只不过他们通过之后,朕还得再往下看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