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答应是一回事,但他也不能拿江山社稷来开玩笑。 陆杨自然明白,“此次考核,就相当于是一次翰林院里的筛选,皇上对这些新进士有所顾虑也是正常。” 赵烨靠在椅背上,问陆杨是怎么打算的,为何一定要让这些新进士也参加。 陆杨笑了笑,眼底黑得纯粹,“皇上可能不知,多少人便是在等着这样的一次机会。” 赵烨盯着陆杨,随即垂下眼帘,沉思过后,道“朕知道了,就如你说的办吧。” 陆杨从乾清宫出来时,关于皇上让吏部下个月开启一次考核的事已经传达到了吏部。 并且以很快的速度传至朝堂上下。 早朝皇上才说了要惩治周开诚供出的那些人,这会才多久,便说要让吏部考核翰林院。 其中的道理,谁能想不明白? 待再听到连那些新进士也能参与后,朝堂有些人便开始慌了。 今年的新进士便有一百五十多人,除去一部分已经有安排的,那剩下的也有三十多人。 加上原本翰林院里的,保守估计,那也是将近上百人来参与考核。 这与再一次殿试有何区别? 这消息一出,翰林院里瞬间笑翻了天。 而对于朝堂里想往上爬的那些官员,却无异于天塌了。 原本竞争就难,再来一群人过来争抢,僧多粥少的,再来几个类似于陆杨的,怕是他们出头之日遥遥无期。 赵烨早就料想过会有人来闹,当日便让于喜过去了一趟吏部,把他的话传达给吏部的人。 于喜过去吏部不过半个时辰,陆杨在户部便知道了皇上说的那些话。 两人先前谈话,皇上说的是新人考核通过的话,还得再往下看看。 陆杨自己的理解是,这些通过考核的新人便将成为皇上的重点培养对象,正式入了皇上的眼。 若是有人在短时间内能任职,那皇上必然也不会吝啬欣赏。 可现在传出来的话,却是说不管是新人老人,只要优等,便能看情况补缺。 总之就是一句话,翰林院能者居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