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不知道张汤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只知道此人两袖清风,且十分精通律法,对大汉的律令也很熟悉。 让这样的人来帮助张伟,却是如虎添翼。 张伟看着张旺景。 这人就是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 不聪明的时候反而胡思乱想。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人是你带过来的,要是没什么事,多来府中和他交流交流,看看他到底是何种人!” 张伟说完后,没再和张旺景废话。 转身离开了府邸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刘彻这段时间也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外面的隐患已经解决,内部的隐患也开始不断的出现。 之前是因为把所有的重心全部都放在外面,以至于忽略了内部。 内部的诸侯国也十分的不安分。 尤其是那些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人,见大汉将匈奴打败,他们心中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据他所知,已经有不少人派人去往草原,想要和南宫阏氏合作,这些人才是大汉真正的蛀虫。 必须得把这些人全部都铲除掉。 他既然要忠于刘彻,就必须得为刘彻分忧。 …… 未央宫里。 刘彻正在大发雷霆。 他将手中的奏折全部都扔在了地上。 脸上满是森寒之意。 “这群朝着蛀虫,拿着朝廷的俸禄,供他们吃,供他们喝,还有封地和兵权,他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旁边的是从全部匍匐在地。 没有一人敢说话。 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不明白陛下为何生气。 今日,有内官将朝臣中的折子递了上来。 底下明明开始还好好的,脸上还带着笑容,可不知为何,后面却突然大发雷霆,脸上的神情也由晴转阴。 他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来人!”刘彻大声说道。 等侍从进来后,刘彻直接开口:“宣尚书大人入宫朝见。” “喏!” 侍从点了点头,应声而去。 张伟离开府宅之后,便开始安抚流民。 由于大汉和匈奴交战,促使很多人流离失所,且天灾不断。 现如今。 大汉大胜归来,也是时候开安抚流民,把这些百姓安置妥当,让他们有所依靠。 张伟在城外设置了一个施粥地点。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有果腹之物,等他想出解决之策,再把他们安置下来。 这些流民的数量很是庞大。 且这个时代和后世完全不同。 他们的谷物产值实在是太低了。 大汉的人口不少,可以百姓的耕种能力,根本没办法养活这么多人,这也促使流民的激增。 张伟和在场的这些流民交谈了一会儿。 发现其中有不少都是种田的好手,由他们耕种过的土地,产值都会多增加几分。 张伟思绪流转。 这些人要是组织起来,让他们耕种试验田,来提升谷物的产值,是不是可以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 张伟正思考着,突然传来马蹄声。 一名宫内侍从快马加鞭的冲出城外。 看着在场外忙碌的张伟,侍从立刻翻身,然后跪倒在张伟面前,躬身说道:“尚书大人,陛下急召您入宫议事。” 嗯? 张伟闻言,看了看侍从,没有犹豫,接过对方手中的马匹,翻身上马,快速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在去往未央宫的路上,张伟脑海中已经有了很多想法。 他不知道刘彻突然召见他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监管朝臣的律令? 可能有点不可能吧。 这才过了多久,而他之前在战场之上立下大功,陛下应该不会苛责他才对,也不会催促他的工作进度。 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尚书大人,您可来了?” 守在未央宫门外的侍从,看到张伟的那一瞬间,就如同看到救星一样,连忙走了过去,躬身冲着张伟行了一礼,立刻带人进入大殿之内。 “臣参见陛下。” 张伟来不及多想,只能进入大殿之内。 刚进入大殿,张伟便冲着刘彻行礼。 “爱卿快快请起!” 刘彻扭头,看着张伟,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连忙走了过去,双手将人扶了起来。 “赶紧给爱卿赐座。”刘彻冲着旁边的侍从说道。 “臣谢过陛下。”张伟看了看刘彻脸上的神色,见他面色如常,默默的松了口气。 不是针对张家就好。 至于谁倒霉! 那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还巴不得让别人倒霉呢,这样也能提升张家在大汉的地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