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感慨道:“年后实行商改,正符合继往开来的之气象,百姓也会越发看重,如此甚好!" 杨斐点头表示赞同,并提议:“日后岭南每逢新年之际,都应向百姓宣读本年度的发展计划,让岭南的百姓提前了解政策变动,以便在这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萧景深深一拜:“王爷爱民如子,实乃岭南百姓之福。” 聊完商改之事,杨斐将话题转移至另一件事上。 “顾相传信来,八月初一父皇赐婚太子,太子提前买通礼部左侍郎高文轩于朝堂上奏,借机请旨一同赐婚本王。” 萧景闻言,心中一惊。 王爷曾告诉过他一些信息,老师是想将师妹顾明珠嫁于王爷,只是其中另有隐情,师妹必须要在尼姑庵内待上数年,且不得还俗。 至于什么隐情,王爷并未说。 但萧景知晓能让老师这位当朝宰相的千金躲在尼姑庵中数年不得嫁人之隐情,必然涉及到皇室丑闻,且是非常重大的丑闻。 什么丑闻萧景没兴趣知道,但他明白太子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正中王爷要害。 在师妹无法出嫁的情况下,若是皇上赐婚,那么楚王妃便会另有其人,而非师妹。 以师妹的身份,非正妃不可。 侧妃都是侮辱师妹。 且不论师妹是否会应允,即便是他的老师,也绝不会应允此事。 一旦失去这一层关系纽带,老师还是否还会继续帮王爷,就成了一个未知数,而若失去老师在朝堂上的支持与周旋,面对太子杨恒的再次发难。 王爷想要抵挡,必然困难重重。 好在至今没有赐婚圣旨到来,想必老师已经将此事暂时打压下去。 想到此处,萧景嘴角微扬,露出淡淡的笑意:“看来王爷已化险为夷。” 杨斐点了点头:“幸赖顾相执言,此事得以平息。” 萧景会心一笑:“王爷现在莫非在想如何回报太子替王爷请旨赐婚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