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路过周知白的时候还不忘讽刺激怒一下。 “吆,我们的周大少爷咋站在这儿一动不动,是不是嫌弃这儿条件不好?这我可就要说说你了。 周知白,我们是响应上面的号召来下乡建设农村的,可不是来享福的。 条件越艰苦说明放在我们身上的担子越重,我们应该以此为荣,使出我们所有的力气,将这儿建设成像帝都一样的地方。 你不能因为条件艰苦,就嫌弃这儿啊,你这种思想可要不得。” 黄强说话的时候故意挺直了腰板,提高了音量,目的就是让围观的人听到,好抹黑周知白。 果然,随着他话音刚落,院子里就传来了议论声。 不过她们议论的内容跟他想的不一样。 “哎,你们说周知青咋站在院子里不动呢?他都站了好一会了,他都不用收拾行李的吗?” “周知青一看家里条件就不错,估计和黄知青说的一样 ?被我们这儿艰苦的条件吓懵了,不过也能理解,城里来的娃娃娇贵着呢。” “王家的,你说的有些道理,也不知道周知青家里人是怎么想的,能舍得让周知青下乡。” “哎,这种事儿我听说家里人是做不了主的,是上面安排的,你不想下乡也要压着你下乡,我县里姨妈大闺女的大女儿就是被强制要求下乡的。” “王家的,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给你们说……”许是说到了比较隐秘的话题,王家婶子特意压低了声音。 纵使黄强伸长了耳朵也没有听到后续。 没达到目的,黄强不甘心的冷哼一声,转头进了屋子。 目睹耳听一切的周知白终于有了反应,扯了扯嘴角,弯腰提起脚边的皮箱,跟在黄强身后走进了男知青的房间 围观的婶子们看知青们都进屋子了,没热闹看了,都回家做午饭去了。 等周知白进了房间才知道,好一点的床位已经被人抢先占了。 正中间的位置是一张大通铺,上面最多能睡五个人。 大通铺两侧有两张单人床,不过早就有人住了。 看上面的铺盖,应该是老知青在住。 这点儿周知白没话可说,老知青比他们来的要早,人理应有优先选择床铺的权利。 可大通铺中间留出不足一米宽的位置是怎么回事儿? 要是他没看错的话,两边位置上的新铺盖应该是狗腿子和伪君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