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今的大夏湾,已完全能自给自足。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铁犁都能自己生产,各种手工编织品更是花样百出。 小巧精致的蝈蝈笼,藤条编的书筐,大而结实的箩筐、背篓是应有尽有。 农家出身的人,就没几家不会编这些东西的。 不会编的人家也有, 如庄夫子一大家、邱德贵等人。 以前没做过农活的人家,大都不会这些手工品。 即便有编出来,那形状和手艺也与专业人士编出来的相差甚远。 生活富裕后,大夏湾人也是各显所长,集市遇上喜欢的东西,直接以物易物便是。 这样的交换方法, 对大湾村人来说是最好的交换方式。 因为他们可以靠自己的手艺,为家里补贴粮食。 来此定居的人, 只要不懒得成天躺在床上不动,出去转一圈儿哪都能找到吃食。 鱼虾、鸟蛋、野菜,随便一扒拉都能解决一天的吃食。 … 每次集市都不落下的紫玉,与集市上的人一一回应着,停在一家卖藤制品的摊位前。 花篮、箱笼、果盘,上面染着鲜艳的颜色,在一群灰扑扑的人群中显得异常亮眼。 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着各种草编昆虫和鸟类,如蚂蚱、蜻蜓、大虾、螃蟹等。 活灵活显的很是好看, 摊位前围着一圈儿背书筐的小孩儿。 其中正有小洛,因为那显眼的小矮马就是最好认的特征。 “咳~咳! 小洛,都什么时辰了,还不去书院。 当心庄夫子打手心儿哦! 还有你们,一个个的都想逃学不成!” 紫玉一脚轻踢在小洛屁股上, 小家伙跳起来捂住屁股笑嘻嘻地道。 “姐,你给我买虫子嘛!” “臭小子,让你上学就是蹲在路边玩儿的,下次再这样棍子侍候。 一人挑一个,拿了赶紧走!”紫玉对围着的一圈小屁孩儿道。 “谢谢堡主姨姨!” 一帮小孩儿一听有他们的份,立马高声感谢,上手的动作那叫一个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