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夏堡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完美击退蝗虫,粮食悉数归仓。 这次的蝗灾,没对大夏堡造成半点损失。 相反的是,养鸡鸭的人家天天有蛋捡。 粮食丰收,紫玉借出去的粮食和该收的租子,如数收回。 三万多担粮食, 填满了府中的所有空房间和阁楼,连主院的走廊上都堆满了麻袋。 房间多的好处,一下便体现了出来。 不然,这一季的粮食还真没地方放。 为了腾出房间,府中除了盛管家和陈大两家人外,其他下人都搬到山谷的套房去住。 诺大的院子,常住的只有十一口人。 其他的下人跟上班儿一样, 卯时到戊时走。 有了各自的小家, 下人们的积极性也是高涨。 因为各处都堆放着粮食, 为了防止老鼠出没,紫玉又交给雪狼又一个新的职责,抓老鼠。 … 大夏湾家家户户都粮满仓,收回去的粮食足够一年的口粮,这还不算地里没收的红薯和棒子。 饿怕的村民,每家都有种两三亩棒子。 又在陈大的指导下,在棒子地里插扦红薯。 两种作物混种在一起,对大夏村人来说是第一次所见。 世代传下来的经验,让大夏村人认为两种农作物混种在一起只会互抢养份,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刚开始有许多人是不信这一种植方法的,但在陈大的一再保证下,他们才跟种。 事实证明, 他们以前的经验是错误的。 一亩地种出两亩地的收成,是很多人不敢相的。 地里的红薯虽没到收获期,个头却比他们以前种的大, 个数更是不会少。 一掌多长的棒子, 颗粒饱满紧实,一看就是好收成。 … “哈哈哈,一季的收成足够两年的口粮,咱们这是都过上好日子了啊!” 胡老头儿从棒子地里钻出来,正好与邱老根遇上,两人蹲在地头说起庄稼的事儿。 两家人因为儿孙众多,都将成家的人分出去,分得的田地在大夏村是排得上名号的。 两家都是勤快人,将庄稼伺候都很好,收成自然不会差了。 可说是大夏村收成最多的两家人,全家人敞开肚皮吃两年都不会有问题。 胡老头儿家因为有手艺,进项明显高于邱家人,是大夏村的头号富裕人家。 因此,在大夏村中还是很有些面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