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明白修理大夫的意思,但是你真的认为治国就和烹茶一样么?”本着同性相斥的理论,景嗣也一点点都没有给三好长庆什么好脸色看,而是不顾对方那种善意直接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善。“请问修理大夫你的根据从何而来呢?”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明国的老子所曾经在道德经里说过的吧,岐阜殿下应该比我更加熟悉才对。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要慢慢来的,如果改变幅度实在是太大了的话,那么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的。不知道岐阜殿下是否同意这一点?”不愧是被冠以“精通唐书”的三好长庆,同样是年轻人这种引经据典的辩论方式就很值得景嗣学习。 “老子的话,还说是要无为而治呢,结果呢?汉朝还不是和匈奴利用嫁公主和送陪嫁的方式才维持了几十年和平?每一个想要用和平手段来获取和平的国家,很快就会成为其他国家的已一部分,这种也是一种和平的方式嘛。” “岐阜殿下,虽然说作为武家,但是我其实并不赞同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所以我也在修习茶道。暴力这种东西,本来不就应该是作为其他手段无效后的最后手段使用的么?暴力带给别人不幸的同时,也会带给自己不幸。”和每一个正派角色一样,三好长庆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不过他对于自己的梦想并没有和织田萝莉那么明确,而是一直做着别人希望他做到的事情——当父亲死亡之后,他就按照别人的希望成为了家督,反攻了畿内。当织田家准备上洛的时候,他也是按照别人的希望来成为抵御“魔王”的卫道者。而这种理想主义者,可能是最可悲的那一种吧。 “嗯,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是我想给修理大夫讲一个故事呢,一个关于愿望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对天祈愿,希望能够世界和平,紧接着上天给了他一把太刀;之后又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英雄,然后上天又给了他一把太刀;最后还有一个人希望能和自己的朋友好好相处,上天依旧还是给了这家伙一把太刀。”带着一种残酷的意味,景嗣讲出了一个即使是自己也不太想承认的事实。“第一把太刀的含义是,只要是干掉了可能扰乱世界和平的人,那么就能够达成愿望。第二把太刀的含义是,只要是杀掉了一部分人想杀的人,就能够成为英雄。第三把太刀的含义是,只要是杀掉了自己的朋友那么肯定是能够安心的相处——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朋友了。”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世界上来实现愿望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寄希望于默默努力,有的人寄希望于魔法之类的神秘。当然,最为有效的方式,还是暴力,不能说所有,至少大多数愿望都是暴力能够达成的。”拿出了一把精致且镶着黄金的肋差,景嗣成功的用物件表达了自己和三好长庆理念的分歧——茶几上有着茶碗,也有着太刀,这两样都是武士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但是其象征的理念,却是完全的不一样。 “既然岐阜殿下那么说的话,我也没有任何办法了,可是我还是希望就织田家上洛的时候和织田达成一定的共识。不管谁胜谁负,百姓何辜?我希望织田家的上洛之战能够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近卫中将得到的是一个残破的畿内,那么也对于织田家没有任何意义吧。” 宿敌之间互相了解然后惺惺相惜这种事情景嗣已经见得太多了,但是对于这种奇特的友情他却是一直努力的在回避,至少面对着三好长庆表达出的善意,他还是表现了强硬的姿态。毕竟那种仇敌之间的了解到最后除了伤心之外什么也不可能带来,这样的例子,有龙女一个就足够了。 “所以,我希望得知织田家的上洛路线,毕竟是大军上洛,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办法隐瞒,提前告知我的话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不管是从三重还是近江,我都会疏散百姓然后整军一战的。战争之类的,这是武士之间的事情,至少请同意这一点。” “看来修理大夫真的很有诚意,本来的话,我是不应该告诉你的,这样的话会让你们有机会加强路上的防御,平平增添我军的伤亡。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告诉修理大夫完全无所谓。”恫吓,欺诈,这些东西在好几年的战国生涯当中,景嗣已经练得相当纯熟了,不过目前的话,他还是没有说假话,换句话说,他丝毫没有说假话的必要。 “织田家将会分成两股上洛,一支从美浓进入近江,进攻浅井家之后直取山科进入京都,另外一支将会从尾张伊势出发,进攻六角家之后取得伊贺和大和国,然后会师此地,将三好家的武运彻底终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