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2/3)页

    孙立人分析,本多之所以将总预备队留在腊戍机动,说明他心里犹豫不决,还没有下定会战的决心。因为,已经攻克龙陵、芒市的华夏远征军,正沿滇缅公路向畹町及缅甸境内推进,本多随时都可能遭到来自远征军和华夏军的两面夹击。

    孙立人说:“如果华夏军以一个师摆在南(坎)八(莫)公路担任阻击,另以新1军主力全线出击,全歼八莫守敌当有绝对把握!”

    郑洞国当场批准孙立人的作战方案,并将新6军第14师调往八莫作总预备队。

    17日,新30师第88团从巴朗出击南坎,切断八莫至南坎公路,摆出了关门打狗的架势。

    同日,海南部队空军连续三天轰炸八莫市区,B-29“空中堡垒”轰炸机携带的重磅炸弹几乎夷平了八莫城内所有的房屋。日军只能依靠地下工事和断壁残垣进行巷战。

    此后一周,华夏军队向八莫发起总攻。由于坦克受阻,不能及时开上前线,因此攻城部队只能在炮火掩护下与敌人进行巷战。双方伤亡重大,攻坚战呈白热化状态。

    20日,大批日军突然出现在南坎方向,并且出现坦克部队。第88团阵地多次被攻破,团长以下军官伤亡逾半。师长唐守治亲率另外两个团投入战斗,然而日军攻势有增无减。原来狡猾的本多虚晃一枪,把总预备队3万余人全部投入八莫战场。

    战场形势骤然严峻起来。

    孙立人一边给唐守治下了死守命令,一边火速驰电郑洞国,请求新6军立即从瑞姑向南坎侧后发起进攻,以解南坎之敌对八莫会战构成的严重威胁。

    就在这时,一封重庆急电送到孙立人手上。

    握着这纸电令,身处八莫前线指挥所的孙立人,呆若木鸡。

    原来电文命令新1军、新6军以保存实力为主,否则军法处置。孙立人无法理解,但廖耀湘却心领神会,按兵不动了。

    但八莫能够不打么?他的新1军可是担任主攻啊!拿不下八莫,打通中印公路从何谈起?到时,失责之罪岂不非他莫属?那么,就只有打下八莫了;可是,没有新6军的支持,仅靠他新1军**作战,前景实在不妙。这在孙立人看来,委员长的这一招,既是消灭异己的老套路,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警告。

    想到这里,孙立人打了个寒噤。他握着那纸轻盈的电报纸,分明看见了委员长那双阴郁而不信任的目光,一时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叮铃铃……”电话忽然响了,副官告诉他是廖耀湘打来的。

    孙立人急忙接过话筒,这一刻,他真的很想听听这位同僚的声音。话筒里传来了廖耀湘掩饰不住的得意声音。

    “孙军长,实在不好意思,委员长有令,兄弟可不敢违抗啊。”

    孙立人真想骂人,但他克制住了自己。他明白这一次跟廖耀湘关系不大,可是,他心里却感到酸溜溜的,不禁说:“廖军长,不管以前你我之间有着怎样的误会,但你我总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你是委员长的门生,这八莫之战――我实在是看不懂这份电报!”

    “哪里哪里,孙军长久经沙场,声名卓著,哪有看不懂的东西。”廖耀湘在电话里打着哈哈说。

    孙立人忽然对着电话大声地说道:“廖军长,我这有印度产鸡血石一颗,密支.那产绿翡翠一盒,听说廖军长是这方面的行家,想送与廖军长赏玩赏玩。”

    孙立人明显感到对方愣了一下,然后才说:“孙军长如此厚意兄弟如何敢当,无功受禄,真是惭愧惭愧。”

    孙立人说:“廖军长今后是委员长身边的红人,还望替兄弟多多周全。”

    俗话说:得人钱财,替人消灾。对于孙立人眼下的尴尬处境,廖耀湘明镜一般,他不露声色地暗示道:“依兄弟之见,孙军长在MG人手下做事何必太认真?打不到鱼儿还不能把鱼儿赶跑?缅甸将来终归是英国人的地盘嘛。”

    孙立人闻言也是一愣,随即如梦方醒。

    这就是说,委员长并非一定是给自己小鞋穿,只是自己没悟过来而已。眼下的态势,日本人元气大伤,已回天无力,委员长这一招,不过意在点醒自己而已――华夏军没必要到最后还跟日本人硬拼,缅甸终究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华夏人只需把日本人赶跑,赶到曼德勒以南英国人的战区就行了,让他们去拼个鱼死网破吧!

    挂断电话,孙立人长吐了一口气,他立刻发布命令:攻城各师暂缓进攻,新30师退出南坎公路,网开一面。新1军主力在巴朗、曼昌、唆基一线摆开阵势与日军对峙。

    他只需等到华夏远征军打到畹町、瑞丽一线,敌人就会不战自退。那时候,他就稳稳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了。

    就在这场交易进行的同时,新30师前沿阵地遭到敌人的猛烈炮击。炮火过后,成群的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丁康高地大举进攻。

    防守丁康高地的是新30师第88团1营。营长王礼垓是个久经沙场的指挥官,面对日本人的那些“铁乌龟”(坦克),他一边频频调动炮火,一边指挥轻重机枪消灭跟在那些铁乌龟背后的步兵。在呼啸而来的密集炮火里,铁乌龟们有的被炸翻,有的起火冒烟,剩下的掉过头仓皇逃窜。凭借炮火优势,这一天,敌人的三次进攻均被1营击溃。

    入夜,白天吃亏的敌人,以一支精悍的快速部队悄悄穿过南坎公路,从侧背突然袭击了第88团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猝不及防的指挥所和炮兵阵地顿时乱成一团。日本坦克冲进步兵指挥所,击毙军官多人,摧毁炮兵阵地两座,缴获155远程榴弹炮和野战炮30余门。丁康高地失去炮火掩护,在敌人疯狂的炮火与坦克的反复冲击下,于当天下午失守。

    丁康高地乃是南坎八莫公路的要冲。高地一失,新30师正面就被撕开一个大缺口。师长唐守治连夜赶到1营,他盯着头缠绷带脸色煞白的王礼垓,没好气地吼道:“限你明天之内收复高地,否则不要回来见我。”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礼垓,这位英国普茨茅斯军校的毕业生,此刻已是三处带伤,浑身血污。他的1营,此刻只剩不到一半的兵力。望着这些比自己小很多的热血青年,他不禁眼里有些湿润,只要自己命令一下,他们之中,便不知会有多少人就将和已经英勇战死的兄弟一样,永远躺在这异国冰冷的土地上。

    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王营长没有再想,他用喑哑的声音,命令部队集合,然后,迎着旭日的曙光向死亡高地走去。

    激战又进行了整整一天。

    黄昏时分,1营终于夺回高地,全营官兵只剩下不到40人。身负重伤的王礼垓被士兵抬上高地,他吃力地接过话务员的话筒,向师部报告1营已收复高地的胜利消息。不料,电话里师长的语气竟是异常冷淡,没有一句表彰和安慰的话语,而是冷冷地命令道:1营放弃高地,退回巴朗待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