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科举-《权掌大宋》


    第(2/3)页

    所以朝廷是宁愿提前,也不愿推迟的。

    开科取士,就需要有主考官,而主考官对于这些士子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些士子中了进士。他们就算有了师徒情谊的,因此想要拉拢这些要进入官场的新人,但主考官很重要。

    为此,在开科取士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晋王赵治和魏王赵渊他们就把这件事情当成了重中之重。

    ----------------------------------

    晋王府。

    赵治把茶杯端起又放下,如此再三之后,最终一声轻叹,道:“白先生,如今要开科取士,本王思前想后。怎么就找不到我们的人中有特别厉害的大儒呢?”

    赵治很是忧愁,白公盛一番沉思,也觉得投靠他们的人中的确没有学问大到可以当主考官的人,这也是他们之前的疏忽。在他们看来,想要争权夺利,还是要拉拢一些在实位上的官员好一些,那些特别有学问的比如翰林院什么的,除了修史书外根本对他们的权争没有大用,所以他们也就根本没有怎么在意。而且这些特别有学问的读书人都清高的很,大有一种天子直呼不上船的傲慢,因此,赵治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拉拢这些人。

    可如今要开科取士了,他们才现没有这样的人在阵营之中对他们的损失有多大。

    不过白公盛毕竟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很快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王爷莫急,我们的阵营之中没有这样的人,但我们不妨从外面的找啊。”

    “从外面找?”赵治眉头微凝,不是他们的人,找外面的人有什么用?

    白公盛却点点头:“正是,虽然我们找的人不一定肯依附王爷,但我们有举荐之功啊,那些士子成了我们举荐的人的门生之后,若是明白这一层道理,肯定会对我们亲近的,而我们到时候也或明或暗的向这些人表明这点便是。”

    “先生的主意是不错,只是我们找的人能纵容我们这样做吗?”

    白公盛笑了笑:“若是还在朝中的人自然不会了,但若是名声在外,但已不在朝为官,他又为了给自己的后代谋个生路的话,你说他会不会允许我们这样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