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见庞贵妃-《权掌大宋》
第(2/3)页
而且民间传言赵祯一向不怎么信的。
不过这也只是现在不信罢了,可如果庞吉和刘沆争的不可开交的话,那他那时就算是不想信怕也得信了。
庞贵妃一阵后怕,古往今来。谋反之罪是不可饶恕的,如果赵祯真的往这方面想了,只怕他们庞家再实力雄厚,也得从此一蹶不振。
庞贵妃神色有异,魏国公赵渊见此,心知庞贵妃已是认同了自己的话,因此连忙接着说道:“母妃,庞太师和刘沆两人争夺那块地实在有些不妥,而我虽为皇子,但毕竟是册封的。如果也去争夺,难免惹得父皇的不喜,那时想要帮衬母妃可就不宜了。”
庞贵妃看了一眼赵渊,她没有想到赵渊出去了一趟心思竟然如此缜密。
“不错,你说的不错,不过要我劝我父亲,怕也有些不妥吧,让我父亲退步,让刘沆得利,不行。”
“母妃所言极是。此事我们退不得,退一步就表示我们怕了赵治,不过我们也进不得,进一步可就跟谋反无异了。所以儿臣觉得,母妃不妨劝一劝父皇,要他把那块地平分给庞太师和刘沆,亦或者再给他们各赏赐一块地,以母妃在后宫得宠的情况,这应该是不难的。”
------------------------------------------
御书房。
最近几天赵祯很头疼。为庞吉和刘沆两人的事头疼。
他就不明白了,两个宰相,怎么就为一块地而争吵起来了?这要是传出去了,让世人怎么看?两个大宋的宰相啊,不是为了国家大事发生争吵,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发生争吵,他们就不怕别人笑话?
想着想着,赵祯觉得还是包拯和文彦博这两个人好,他们两人肯办实事,而且公私分明,那包拯更是大宋难得的青天,铁面无私啊。
要不是因为包拯有此清名,他赵祯也不可能把包拯和文彦博这对亲家都处于高位。
御书房的案头上放着不少奏折,有一封奏折是赵沐送来的,他说自己在正月十四那天就可也回京了,对于此赵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在这几个皇子中,他最看重的还是赵沐,不过他最不放心的也是赵沐,毕竟赵沐是太祖一脉。
他准备在上元灯节对几位皇子进行分封,这也是他为何要赵沐赶紧回来的原因,好在蜀中的事情大局已定,他又派了人去,赵沐要赶回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