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初次见面(二)-《我有一座城隍庙》


    第(2/3)页

    “那当真是可喜可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将军,恭喜恭喜!”

    “哪里哪里,比不得秦老先生膝下啊,哈哈!”朱元璋笑着,眼神之中露出一个是男人都懂的神色。

    老秦头也尴尬一笑,同时体内的法力也开始窜动,在指尖缠绕成一根肉眼看不见的丝线,向着张一仙所在的方向而去。

    “据说家中夫人姓马,如今已经身怀六甲了。”

    “再问他是否为孩子取好名字?”

    原来,张一仙在借老秦头的口打探一些消息,如果是由他出面,大多事情都不好出口,毕竟没有人会像老秦头那般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

    又继续闲谈了半天,朱元璋也渐渐发现了,老秦头总是有意无意的往自己的家庭上扯,而且眼中不时露出沉思的神色,这让他有些意动。

    有了家,就意味着责任,和把柄,一个人最大的弱点便是家庭,而往往家庭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牢固可靠的最大因素。

    朱元璋心中会意,也未点破,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以及不方便说的家事,全都与老秦头说上一说,其中甚至包括了自己的妻子。

    如此一来,张一仙心中便更加确定,这个时代的历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出现而改变太多,反倒是按照历史的轨迹一点点进行着。

    沉思了半天,张一仙最终还是以法术传音给老秦头让他告知朱元璋自己亲自在后院庭院之中宴请他,同时也谈一谈心中的想法,以及未来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老秦头的叙述之后,眼中精光大盛,这不正是他所渴望的的吗,从亳州出来之后,自己的手下便只有十八位出生入死的兄弟跟随,普通的士兵,钱粮,马匹更是无从谈起。

    这一切都是他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他陷入的第一个困境。

    自从老秦头上门的第一天起,朱元璋心中便对那个能说出如此见解的人敬佩无比。

    从他出生以来,特别是在寺庙中当了这么多年的和尚,他心中最佩服的便是读书人,特别是有思想的读书人。

    如今就是这样一个见解独到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又怎能不让他激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