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97 三路强攻-《一代权臣》


    第(2/3)页

    郑荣乃是领军打仗出身的王爷,当然知道这金陵城乃是一座天下数得上的坚固城池,没有万全的准备、压倒性的兵力和坚强的意志,是绝对难以攻破的。

    然而郑荣年轻时候领军作战,大多是在北方对抗突厥骑兵,在南方作战、渡江作战、攻城作战的经验都比较缺乏,故而特意招来熟悉江南和金陵情况的秋仪之商议作战方略。

    秋仪之以为:金陵虽然城池广大,然而能够供大规模兵力登陆兵迅速展开进行作战的,也就只有燕子矶码头一处而已——而这所谓大规模的兵力,也就是一千来人罢了——若人数太多,便会将码头堵塞住,自家兵马相互倾轧,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郑荣听了,沉思良久,忽然“噗嗤”一笑,看着下手正襟危坐的钟离匡,说道:“钟离先生,这秋仪之经过这番历练,眼光更加高明了。”说着,郑荣又将视线移动到秋仪之脸上,“你这点心思,竟同朕与钟离先生商议得一模一样。”

    秋仪之忙拱手道:“臣不过是凑巧猜中罢了,岂能同皇上高瞻远瞩相提并论?”

    郑荣又笑道:“你秋仪之什么时候说话也变得这么肉麻了?朕平时在别的臣子那边听的马屁还少了吗?你是朕的亲信,你心里想什么就直说好了,朕有什么不能包容担待的?”

    秋仪之忙回了一个“是”字,却也不知应当再说些什么。

    郑荣又接着说道:“要强攻下燕子矶码头,只有依靠熟悉地形,又精于作战的小股部队,一鼓作气才能成功……”

    秋仪之听义父郑荣这话说得头头是道、层层推进,却总觉得他话中有所涵义,便偷眼看了一眼师傅钟离匡,却见他脸色阴沉得仿佛被乌云覆盖一般……

    只听郑荣说道:“眼下来看,只有仪之手下这二百一十八人才堪此重任。因此朕向调动仪之手下这支力量先锋作战,不知仪之意下如何?”

    秋仪之听到这里,才知道皇帝真正的意思,乃是想要用自己手下这些亲信兵马去第一个碰金陵城这颗硬石头。

    要知道,这两百多人的队伍,乃是秋仪之能够绝对信任的力量,是他安生立命的根本,几次作战之中秋仪之使用起来都极为小心,唯恐折损了一兵一马。如今郑荣要用来强攻岭南军,难保这些人马会有损失,这可真是动了秋仪之的心头肉了。

    秋仪之虽然极为不舍,然而就连他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被皇帝捏得死死的,又更何况他手下这些兵士呢?

    于是秋仪之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圣上能询问微臣一句,微臣已然承受不起了。微臣手下这些人马,虽属乡勇团练,却也是大汉子民,皇上圣旨既下,又岂有畏敌的道理?不过区区两百人也不堪重用,取得突破之后,后续部队应当立即补上,才能巩固并扩大战果……”

    郑荣听秋仪之答应得爽快,便也赞道:“好!朕就要你这句话!待春分当日,你同朕一道登船观战,看看你手下的兵马,到底如何善战。至于后援人马,自然也会参战,朕的禁军是摆出来好看的吗?”

    秋仪之听了一愣,立即品出了皇帝话中三昧,赶忙说道:“皇上,老幽燕道的规矩,没有兵士在前头搏杀,将领在阵后观战的道理。还请皇上降旨,命我一同参战,也好临机应变,确保能够顺利攻下燕子矶码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