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处原本就是江南通往江北各道水上运输的咽喉要地,往来车马十分频繁,酒肆茶楼开了不知多少。又因正对码头的长江之中,兀然耸立了一块礁石,状似一只雨燕在江风之中搏击,十分稀奇难得。因此金陵城中常有文人骚客,往往约了三五好友,租上一条小船,迎着江风、观着美景,做些酸腐诗文,将一处原本用以经营交易的码头,居然弄得颇有几分附庸风雅的氛围。 也正因此,一座燕子矶码头哄哄闹闹的,正是三教九流交汇之所。 忽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同一个容貌姣好的小姐,共撑一伞,沿着街边房檐并肩向江边走来,仿佛热恋中的情侣或是新婚燕尔的新人。这两人,身上特意穿了素色的衣服,装作不起眼的样子,然而这其中一人乃是当今皇上的螟蛉之子秋仪之,另一人却是天尊教的圣女温灵娇。 跟在两人身后的,则是一男一女两个侍者——其中女子乃是温灵娇从小的贴身侍女荷儿;男子却是秋仪之结义兄长尉迟良鸿的女儿尉迟霁明乔装而成。 这一行人漫不经心地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忽在一处酒楼之前停下,拿着伞的秋仪之轻声问一旁的温灵娇道:“就是这里了?” 这处酒楼在别处也堪称高大豪华,然而在金陵燕子矶码头这极繁华的所在,却显得并不起眼。 温灵娇抬头看了一眼招牌,轻轻点头道:“是,就是这里了。” 于是秋仪之头一个迈步跨进酒楼,还未出声,便有店中跑堂的过来,低眉顺眼地招呼道:“一看客官便是发大财做大生意的主顾,不知客官有几个人啊?” 秋仪之顺手将一小把铜钱塞在这跑堂小二的手里头,漫不经心地答道:“就我们四个,你在二楼选一处清净的位子,先沏四碗好茶上来,我们再慢慢点菜。” 那跑堂收了好处,自然用心侍候,便引秋仪之等人在二楼临街的一处角落里面挑了个座位,请秋仪之等人坐下——尉迟霁明和荷儿两人一假一真两个侍者,便在下首做好——几人因是知道这里就是天尊教的据点,不免有些紧张,都没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那跑堂的颇善于察言观色,便轻咳了一声,说道:“听这位少爷口音,是从北方过来,到我们这里发财的吧?” 秋仪之接口道:“你小子倒也机灵。我们是幽燕道人,今天刚到此处。听说金陵菜肴比北方菜好吃多了,因此特意到这里来品尝品尝。金陵这里有什么招牌菜,你说几样来我听听。” 那跑堂的陪笑道:“那都是懵人的。金陵本帮菜其实没什么特色,也并不好吃。可是好就好在金陵乃是各地商贾云集之地,都把自家的美食从家乡带来了。因此常吃本地菜肴的客人,吃了其他地方的美食,自然就会觉得金陵的菜色不同寻常了,可哪里知道他们吃的可并不是这里的本帮菜啊!” 秋仪之一笑道:“你小子说得出这话来,也见你颇有些见识,做人也还算老实。那我也就不要问金陵有什么名菜了,单点几样你自家酒楼里头的招牌菜上来就好。你小心侍候着,伺候得我们舒服了,我自然还有赏。” 那跑堂小二听了,先谢了几句,便下去了。 过不移时,此人便端了荤素七八个菜整整齐齐摆在秋仪之面前的座位上,又替众人分好了碗筷,便退在一旁。 秋仪之拿起筷子,漫不经心地吃了几口,又低声同温灵娇商量了两句,忽然提高了声音说道:“小二,你过来!” 因此刻时间尚早,店中客人不多,因此方才那跑堂的小二就侍候在一旁,听秋仪之招呼,赶忙跑上前来,说道:“客官,您找我有何吩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