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殷承良就怕这个大殿下郑鑫从“十三命奇案”上牵连出江南道官员,想着既然是自己主审,便要速速将案子了结,让他无法深究。 然而殷承良又怎能想到,郑鑫奉旨南下江南,为的可并不是替杨瑛儿伸冤,而是处心积虑地要惩治一下江南官员,又岂能遂了殷承良的心愿。 于是殷承良颤巍巍地拿起状纸,反反复复地阅读起来,脑海之中飞速地盘算,如何才能将事情虚掩过去。 郑鑫却耐不得烦,说道:“这份状纸不过是街头代写的直白文书,一无文采、二无起承。殷大人是进士出身,又是江南文坛领袖,这样粗鄙的文字,怎能入得殷大人法眼?又怎么值得殷大人反复推敲?” 殷承良听郑鑫这话甚是刁钻刻薄,言语之中充满了敌意,全没有初来江南之时那份儒雅亲和的风范——他听到这里已是浑身冒汗,支支吾吾地说道:“大殿下过……过奖了。哦……不,下官才疏学浅……且让下官再看看……再看看……” 郑鑫又冷笑一声:“哼!不必了,这封状纸只是副本,殷大人若想看,尽管拿回去仔仔细细、颠来倒去地看好了!”他话锋一转,又道,“杨瑛儿还告山阴前任县令李慎实玩忽职守、接案不查之罪。蔡敏蔡大人,你是那李慎实的顶头上司,不如就换你做主审好了?” 蔡敏端坐一旁,沉默了许久,听到郑鑫点到自己名字,顿时浑身一颤,立即起身道:“大……大殿下,下官不通司法刑诉,这个主审,下官当……当不来啊!” “叫你当,你就当。我现在是钦差,是代天子行令。怎么?你敢抗旨么?”郑鑫说道。 这“抗旨”两个字,岂是蔡敏能够承受的起的? 于是蔡敏沉思半晌,终于下定决心,晃晃脑袋,先是对郑鑫说道:“下官谨遵钦差宪命!”随即转身,提高了一点音调说道,“带李慎实上堂!” 他话音刚落,堂上堂下又传来此起彼伏的传令声,过不多久之后,李慎实便被几个禁军兵士好似小鸡一般提到大堂之上。 蔡敏同李慎实年龄相仿,见他不到百日之前还是堂堂朝廷命官,现在却沦落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徒,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于是和颜悦色道:“李大人,今日押你上堂问话,你可知罪么?” 李慎实没有方才妙真的骨气,听蔡敏这样问话,赶紧答应道:“犯官有罪,犯官罪不容诛,罪不容诛……”说着,便哽咽起来。 蔡敏听到李慎实这话,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扭头对郑鑫说道:“大殿下,李慎实已经认罪了,要么这就签字画押?” 郑鑫冷笑一声,说道:“蔡大人也是资历深厚的老父母官了,难道是头回审案么?还未问清人犯动机如何,背后可有主使之人,又怎好结案?” 这李慎实背后的主使,不就是他蔡敏么? 蔡敏心里是一百个不想细问这桩案子,然而大殿下严令尚在耳畔,他又岂敢违拗,只求眼前跪着的李慎实心智模糊,不把事情全盘拖出。 因此蔡敏抖抖索索地开口问道:“李慎实,大殿下的话你听见了吗?你拖延着不愿替杨瑛儿伸冤,其中是何原因,你给本官想好了仔细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