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两军交锋下来,郑淼就连一丝一毫获胜的希望,都没让节度军看到,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赶回了大散关。 这样一来,虽然大散关名义上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却已被彻底封锁。再加上郑鑫坐镇守护的潼关,整个近畿道已被幽燕大军两头堵死,成为一片死地。 再说近畿之中的禁军,他们经过河南大败,又一日之间被取下潼关,已然变得好似惊弓之鸟——一同幽燕军队接触,便立即溃败下去,郑森、崔楠等人连寻个围歼的机会也没有。 然而近畿的两扇大门都被幽燕王牢牢把守住,禁军无可奈何,便只能向洛阳靠拢,以求抱团取暖。可是皇帝郑爻早有旨意,城外所有部队都不能进入洛阳,只能在城外扎营。 而洛阳城建立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之上,附近除了几个小山包之外,均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实在是无险可守。因此溃散下来的禁军,便只能在洛阳南墙的平昌门下建立大营。 于是郑荣找准机会,指挥郑森、崔楠,从东西两面夹击先后攻入大营,又亲率大军正面突击,趁着禁军立营未稳便发动攻击。 幽燕大军士气正盛,而朝廷官军士气衰败。这般此消彼长,禁军竟毫无还手之力,便退出兵部苦心营建的营盘,统统退到平昌门下,等待进城。 大战之时,皇帝郑爻正在城墙上观战,唯恐城门大开,幽燕大军也尾随败兵涌入京城,于是严令不许开门放一兵一卒进城,只令城墙上守城官兵向幽燕大军射击算是掩护。 这样一来,城外禁军继续等在平昌门外是为“等死”,转身迎战幽燕大军是为“找死”,真已到了穷途末路、坐以待毙之境。 没想到正在这时,幽燕大军却停止了进攻,反而后退几步,在惊魂未定的禁军身前约百步距离从容排定阵型。 却见一员武将身披金甲红袍,胯下汗血宝马,在身边精锐武士的护卫之下,缓缓出阵,轻咳两声,朗声说道:“在下便是幽燕王郑荣!” 郑荣此言一出,方才还喊杀声、惨叫声混杂成一片的战场顿时安静下来,战场之上双方近十万大军齐齐屏息不语,静听他说话。 只听郑荣继续说道:“孤乃先帝子子,大行皇帝之弟。只因郑爻大逆不道、僭越帝位,这才不得已出兵讨逆。孤非嗜杀之人,尔等禁军将士亦皆为我大汉子民,孤岂忍杀伤。弃暗投明者,孤自然接纳;回家务农者,孤也不阻拦;若执迷不悟者,孤亦听之任之。孤这就将大军退后一里,容尔等三思,若明日辰时还有负隅顽抗者,莫怪孤玉石俱焚!” 说罢,郑荣拨转马头,便回到幽燕大军阵中。 幽燕大军也果然如郑荣所言,缓缓向后退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