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风波恶(一)-《回明》
第(2/3)页
李鸿基正想着怎样阻止皇太极入关,突然,几十锦衣卫蜂拥而入。李鸿基看了宋献策一眼,宋献策忙附在李鸿基的耳边。宋献策连连点头。
那锦衣卫提督走到李鸿基的面前,大声叫道“宣皇上口谕,李鸿基马上入宫见驾。”
李鸿基起身,和锦衣卫一起进宫。
李鸿基刚走,刘宗敏焦急地拉着宋献策问:“宋先生,鸿基会有危险吗?”
宋献策皱眉说道:“皇上派锦衣卫,而象以前一样派太监来宣旨,说明事态严重,风波起经掀起了,但既然让公子进宫见驾,就说明皇上还不完全相信别人的话,事情还有回旋余地。现在我马上找曹化淳,让贞儿找瀛国公的外室,让曹化淳和瀛国公马上进宫。如有危险好出言相救,宗敏,你赶紧把火枪弹药马匹都准备好,一旦公子有危险,我们立即出手救出公子。“
刘宗敏果断地点了点头,忙出去准备。
李鸿基骑马随锦衣卫直奔皇宫,刚到午门,李鸿基大吃一惊,平时空旷的午门前,此时黑压压足有二千人左右。这些人都是儒生打扮,一个个跪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二千多人已经够多的了,谁知从四面八方还有无数士子蜂拥而来。每个人都义愤填膺状。来到午门前,都跪了下来。李鸿基暗吃一惊,如此声势,该不会是冲我来的吧。
这时,不知是谁嚷起来:“看,李鸿基来了。”
这一声嚷,好象热油锅里加了水,立即炸锅了。
跪伏在地上的士子人一齐抬头,刷,刷,刷,仇恨的眼光一起逼视过来。
有几个老儒率人攘臂冲过来:“李鸿基,你侮辱圣人,罪不容诛!“这几个老儒一嚷,众儒生纷纷站起来,有一些脾气爆的,操起手中的圣贤书朝李鸿基打了过来:”打死你这贼子。“
这几个人一带头,其他人群情激愤,一个个挥拳怒喊冲上前来,几十个锦衣卫一见这种情况,连忙喝止,但是,俗话说众怒难犯,这些士子人多势众,胆气都粗豪无比。哪把几十锦衣卫放在眼里,锦衣卫一看,这些人中不少是京城有名的老儒,还有是新选的进士,这些人加在一起,代表了北京城所有的文人。眼见势头不好,这些人纷纷后退,把李鸿基独自一人扔在愤怒得发狂的儒生当中。
走在这些儒生最前面的是六十多岁的赵老翰林,这赵老翰林是黄道周的老友,他见这么多人伸张正义,激动得浑身发抖,他觉得自客魏以来,人心大坏,而今因李鸿基一事,文人的正气又激发起来。正是铲除朝内一切污浊,况扶正义思想的大好时机。为了大明朝正气得伸,绝对应该把眼前这个又黄又瘦的家伙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想大这,他大声疾呼:“打!打!打死这个目无圣贤的贼子!”
他一声呼喊,立即有无数人热血沸腾:“对!打死他!打死他!”
眼见这些儒生发狂似的扑上来,李鸿基冷冷地抽出了宝剑。寒冰剑光华耀眼,冲在最前面的儒生们沸腾的热血顿时冷了下来。如果李鸿基动手,那么前面至少得有几十人先送命。虽然正气得伸,可是,让自己牺牲性命那可划不来。前面的人群停住了脚步。后面的还在往前冲,李翰林伸臂大叫起来:“大家先停下。“
前面的人一齐慌叫起来L:“大家快停下。“
人多声音大,后面的人终于停了下来。
人群围成一个圆圈,李鸿基站在核心。
李鸿基清冷地眼神看着冲上来的儒生,大声说道:“哪位在天启朝大骂过魏忠贤,阻止过他建生祠,为杨涟,左光斗呼过冤枉的,可以过来拾起这把寒冰剑,用他来刺死我!”李鸿基万分蔑视地把宝剑扔在了地上,
他冷冰冰的目光扫过所有的儒生,这些人全呆住了。
李鸿基的话等于迎面给所有人一个耳光。在魏忠贤横行的时候,自己出来骂过魏忠贤吗?骂魏忠贤?那样的人早掉脑袋了!阻止他建生祠?笑话,阻止他建生祠的人早下地狱了!为杨涟,左光斗呼冤?还要不要老婆孩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