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瞻墡给一旁的解缙使了使眼色,他立马明白过来,将自己怀中的那份奏折放到了衍圣公的跟前。 衍圣公倒是没有推脱,也没有藏着掖着,当着众人的面大声的朗读出来。 当新学的创办理念以及创办的思路被说了一下以后,学子和孔氏家族的人都愣了一下。 也就是说所有的读书人在小的时候,在童试之前,没有成为秀才之前,还是学习的儒家学术。 等成为秀才之后统一学习新学,这时候就可以因材施教。统一的学习之后进行考核,成为举人,举人再进行细化。 当官的,也大多都是学习儒家学术的人,也同样是拥护皇权,拥护礼数的人。 这并不冲突! 面对如此情况,年轻的衍圣公倒没什么说的,他认为这个新学是可以创立的。并且他也比较好奇这个新学到底有什么魅力。 听说就是这个新学里面的内容,使得大明的制造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原本一件非常贵的布料,却变得异常便宜。 “各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大多数的孔氏家族之人以及学子也都不说话了。 还是刚才为首的那名学子,他异常的聪明,充满了大智慧,冷澹道:“看似非常合理。” “实则就是温水煮青蛙,等你们实施新学以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儒家的地位就每况愈下,孔夫子的地位何在!” “你们这是忘记了祖宗!” 朱瞻墡听到这里可就不服气了,怒不可遏的大喊道:“那请你们告诉我,孔夫子可有教过你们世修降表吗?” “孔夫子的典籍当中,可有让你们同时辅左不同的君主吗?” “孔夫子有让你们臣服于外族的脚下吗?别忘了在南宋之际,还搞出了南宗北宗。” “我就说一句,你们认为曲阜的孔氏家族,是正宗的吗?” “你们没有资格在这里说!我来这边不是征求你们同意的,而是让你们知晓的!真以为你跟本殿下能如此说话?” 朱瞻墡一忍再忍,不过就是顾及孔夫子的脸面,不想跟这些儒家子弟起冲突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