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是嬴政对自己太过于自信,他相信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能掌控全局,这大秦的天下就不会乱,等到实在要立储的时候,再立也不迟。 “扶苏。” 嬴政先是将目光落在自个这个大儿子,长公子扶苏之身。 扶苏一愣,连忙是躬身。 “儿臣在。” “愚昧。” 一语出。 扶苏瞬间就给听懵逼了。 骂我作甚?! 我什么也没有干啊! 其实倒也怪不得嬴政骂他。 沙丘之变时,忠诚于扶苏的蒙恬,手中握着大秦帝国最强大的三十万边军,有着蒙恬和这三十万边军的忠实拥护。 说句比较狂的话,这换条狗都可以杀进咸阳,登位称帝,可扶苏偏偏就被一道矫诏给弄死了,实在是愚不可及。 还不等扶苏反应过来。 嬴政的声音,在这泰山之巅,威严而起。 “今日,于这泰山之巅,于上苍神明之前,朕册封长公子扶苏为皇太子。” “皇太子册封之礼,待回咸阳之后,一应再行。” 话音落。 全场瞬间陷入一片惊寂。 这帮秦臣都是听懵逼了,心想这皇帝陛下这去了一趟天阙,整个人的任督二脉都打通了?竟然主动提及立储君! 立储之事,立后之事,这在过去,谁若是敢提,那都是分分钟掉脑袋的事。 就连扶苏自个都是怔住了,怎么父皇突然就册立自己为皇太子,事先压根一点气都没给自己透过,太意外了!太happy了! “皇帝圣明!” 丞相王绾,此刻第一个纳头大拜。 紧接着,参考皇帝和皇太子的山呼之音,在这泰山之巅响起。 “来人。” 正当秦臣们都沉浸在喜立储君的惊喜之中的时候,始皇声音再起,这一次,声音之中透着彻底的冷意,听的令人不由心头一颤。 身着黑甲的执戟郎中上前,肃冷待命。 “将李斯、赵高叉起,从泰山之巅,扔下去。” 一语出。 嗡~! 赵高懵逼了,李斯也懵逼了,两人大眼瞪小眼,一脸的‘WTF’?! 于赵高看来,自己这会刚升官、刚受宠,接下来应该是荣华富贵,原地腾飞才对啊! 于李斯看来,自己这几年的权斗战绩极其之光辉,自己是始皇帝的第一心腹,而且始皇帝已经暗自给自己通过气了,此番回朝就册命自己进位丞相! 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究竟怎么回事?! 不仅是当事人,在场的这帮秦国新老贵族,也是一个个听愣了。 然而,始皇帝之命果决,根本不容李斯和赵高两人多想。 两人还没来得及张口,就被奉命上前的卫士高高叉起,接着就像是抛石机抛石头一般,直接从这泰山之巅的边缘扔了下去,连喊冤枉的时间都没留。 高空坠落,这飞一般的感觉。 “胡亥。” 嬴政的最后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最为宠爱的儿子胡亥之身,在见到了这小子在自己灵前的不忠不孝之举后。 原先的那份宠爱,荡然无存。 “哎,儿臣在!” 此刻的胡亥,天真烂漫,嘻嘻笑着。 胡亥是作为除却长公子扶苏之外,唯一一个跟随始皇出巡东游的公子,整个人都是沉浸在父爱的宠溺之中,仰头看向始皇帝,以为自己又有什么赏赐。 “赐剑。” 接着,嬴政突然想到胡亥从小就最为怕疼,老父亲还是心疼儿子的,转而改口。 “赐毒酒吧。” 纠正一下思维误区:毒酒比割喉要难受多了。 ………………………… 秦二世时空。 几筵殿中,季伯鹰瞥了眼李二。 “告诉我,你想去武德年所见的人。” 倒也不是季伯鹰这个人八卦,而是唯有李二准确说出他的述求来,季伯鹰才能针对性的满足他。 李二深吸一口气。 “观音婢。” ‘观音婢。’ 季伯鹰微微沉思,想了会,这才终于是把人名给对上了。 观音婢这个名字,很多人在初听的时候,极其容易和另一个名字搞混。 因为大明也有一个,叫做观音奴。 这个观音奴同样也是秦王老婆,不过这个秦王是朱樉,而且观音奴还是元末第一名将王跑跑的亲妹子。 在一些影视剧中,这位观音奴被冠了一个汉名:赵敏。 并且还有个一路开挂的CP,弓长阿牛。 而李二口中的这个观音婢,说的并不是大明那个观音奴,而是大唐第一贤后,李世民的发妻之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一路风霜雪雨,生死不离。 武德末年,皇帝对秦王猜忌日重,太子齐王日渐紧逼,这是李世民一生形势最为严峻之时,长孙皇后于腰间系着一份毒药,并告诉李世民: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并且,在李世民这一路的崛起之上,长孙皇后出谋划策,甚至是亲身前往军营安抚将士。 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八百将士在玄武门设伏,长孙皇后一妇人之身,并没有选择躲在后方,而是坚定的站在李世民的身边,勉励将士,无所畏惧,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后,屡屡问政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这番主动避政的操作和武曌对比一下,简直是天差地别。 除此外,长孙皇后主动抑制外戚的权力扩张,劝胞兄长孙无忌放弃宰执之位,尽全力庇护朝中忠良,比如魏征之流,为贞观之治添砖加瓦。 长孙皇后之贤明,三两言语,难以言尽。 只能说,贞观之治有太宗君臣之功,亦少不了长孙皇后之力。 正所谓,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离不开一个知心懂事的女人。 老朱是如此,李二是如此,看书的帅哥们亦是如此。 而在帝王之家,皇帝与皇后,一般来说都是分宫而睡,比如老朱和马皇后,一个是住在乾清宫,一个是住坤宁宫,这亦是皇家规矩。 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则是同寝同殿。 当然,当李二想换换口味,临幸其他妃子的时候,长孙皇后当然也不会拦着,这就像马皇后也不会拦着老朱播种一样。 毕竟开枝散叶、多生儿子,这是一个皇帝的首要基本任务。 可惜的是,常言好人有好报。 但这话有时确实很扯淡,很多时候事实上是,祸害活百年,好人不长命。 长孙皇后终年三十六岁,与太宗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同舟共济二十三载。 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 一与之齐,终身不改,生同寝,死同穴。 长孙皇后崩逝之后,李二终其往后数十年,都未曾起过立后之念。 在他的心中,他这一生一世的发妻,只有一人,那就是,他的观音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