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哪怕是陛下,也得经过他的同意,才能将权力下发下去。 怎么现在把这两个货给召见了过来? 这俩货在他眼里就是无能的废物。 满嘴的人礼智仁义。 这东西虽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也不能拿这个来治理国家。 如果这个国家处于强盛时期,用这套方法倒是可行。 可现在这个时候分明不行。 大汉内忧外患。 北方的匈奴虽然已经平定,但北匈奴对大汉的积怨已经日益增加。 不仅仅是北匈奴。 西域的那些国家也开始有些不太安分。 那边的国家还是太多了。 他们不能将其统一,只能让他们各自治理。 这也导致出现了很多不好的情形。 甚至会让他们彻底分裂开来。 本来就不是什么好的现象。 现如今,这些人竟然有和北匈奴合作的趋势? 这要是让他们和北匈奴合作,大汉可能又得遭受灭顶之灾。 大汉经历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北方的战火平定。 要是这种局面在陛下手中被破掉。 那才真是离了大谱了。 刘奭把人扶起来之后。 便让旁边的人给他们赐座。 他向来都是一个仁慈的君王。 无论是谁,他都一视同仁,对他们十分宽厚。 乐陵侯看着太子太傅和少傅旁若无人的坐在座位之上,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这些人也太不守规矩了。 他们是君。 陛下的赏赐他们可以接,但也不能如此的光明正大吧。 还说他们是崇尚儒学。 连这点都没做到,全部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他本来是想重新利用先皇的法家思想。 以严刑峻法治国。 现在这个时候不是特别太平。 大汉天灾不断。 粮食产量又不是特别高。 虽然在张兴民的励精图治之下,大汉的粮食产量有了提升,但对于整个大汉而言,还是太过于杯水车薪。 大汉需要养活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 再加上大汉的人口也在日益剧增。 在这种情况之下,粮食显然不够用。 一旦出现天灾,他们就会居家搬迁。 这就会导致流民频发。 这些流民出现之后,他们也不会安分守己,尤其是那些穷凶极恶之人,甚至会趁乱生事。 这种时候,严刑峻法才是最有利的。 偏偏陛下又是一个特别仁慈的人。 他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索性两耳不闻窗外事。 甚至不处理这些事情。 如此的掩耳盗铃,他都忍不住有些好笑。 看到两人都坐了下来,乐陵侯也不好阻止,也只能在旁边坐了下来。 等所有人都坐下之后,刘奭这才走到首位之上。 他将近今日呈上来的奏折交给了下面的人。 “朕听闻西域都护府之事,大为震怒!” “那些人竟然敢违背朕的指令,私自对北方匈奴动手,还想挑起北匈奴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 “他们这是逼迫北匈奴和西域各国联合,一起来对付大汉。” “对于这群不听诏令的臣子,各位有什么建议?” 刘奭的话让太子太傅大为震惊。 他惊讶地从座位置上站了起来,然后冲着刘奭拱了拱手。 “陛下,我朝哪会有如此穷凶极恶之徒?” “他们竟然敢违抗陛下的命令,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要不要派监察使前往,看看他们的真实举动,如果他们有异性,陛下当定斩不饶。” “派什么东西?” 乐陵侯听到萧望之开口,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也跟着从座位之上站了起来。 这群蠢货。 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就只听到违背诏令这几个字是吧? 至于他们为什么违背诏令,都不需要去查的吗? 甘延寿是他亲手扶持上去的人。 还和他有亲密的联系。 甘延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甘延寿不是某人冲动之人。 更不会无缘无故对北匈奴动手。 既然甘延寿要对北匈奴动手,说明北匈奴和西域各国已经对大汉产生了威胁。 必须尽快将其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