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能制定这么多政策,还能听信忠臣之言。 就足以说明。 刘询还算是一个明君,至少目前是这样。 刘询看了看张伟,又看了看刚刚说话的大臣,直接把他的要求驳了回去。 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张伟身上,一脸恭敬的说道:“张爱卿,您可有什么良策?” 张伟看了看刘询。 懒洋洋的说道:“叛变之人而已,用武力镇压即可。” 张伟话音一落。 未央宫都安静了一会儿。 刘询定定的看着张伟。 然后说道:“那张爱卿可有带兵人选?” 这番言论自然是对张伟的试探。 张伟现在已至花甲之年。 马上便是古稀之年。 张伟这样的年龄,自然不可能亲自领兵上战场。 他这自然就是想试探一下张伟的心意。 如果张伟还要扶持张家的人,他会拼着和张伟撕破脸,也得压下张伟的想法。 张伟看了看刘询。 眼中浮现出一丝嘲弄。 这就是皇权。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帝王心术。 在他们眼中,所有人都可以被他们所奴役。 所有人都应该为他们所用。 但凡有人反抗。 那便是对他们的不尊重,甚至可以将其除掉。 等此事结束之后。 他肯定不会在操控人进入朝堂之上。 而是会让自己安心的发展张家。 张家现在已经如日中天。 只要安稳发展,就算不进入朝堂,也可以保全自身。 当世家的权力无限膨胀之后,皇权又算什么? 因此。 张伟也懒得和这人多费口舌。 他直接点了两个比较出色的将领。 然后让他们带兵攻打西羌。 刘询听到张伟指出的两名将领,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反驳的意思,立刻下令。 三月传回的消息。 时年四月,刘询下令,让将军赵充国和强弩将军许延寿,派兵攻打西羌。 在这期间。 张伟得到了短暂的休闲时间。 这一仗直接打到了第二年。 前60年五月。 西羌投降。 大汉大胜而归,班师回朝。 大胜而归之后。 刘询在西羌所在的地方设立了金城,安置归顺的羌人。 让他们能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 刘询还下令,让西域都护府迁都。 把他们之前的都府位置迁徙到乌垒城。 然后在这边设立都护府的防卫军,以此来控制西域各国。 随着西域各国的臣服。 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 匈奴渐渐冒头。 他们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待在极北之地。 但他们却向大汉表示了臣服之心。 同年秋天,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领人众万余来降。 以此来表示他们对大汉的忠心。 刘询看到匈奴来降自然十分高兴,热情的接见了他们。 和他们修复了良好的关系。 大汉和匈奴的关系修复之后。 同年冬季,匈奴单于派遣名王来汉朝献,祝贺正月来临! 其后。 匈奴每年都会来朝贺。 每年都会给大汉贡献一些物品。 大汉在中国之中的威望日益增高。 在刘询即位期间,无人反抗,四海臣服。 张伟在这悠闲的日子里。 也没有疏于锻炼。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转眼便来到公元前58年。 公元前58年5月。 匈奴单于派遣亲王呼留若王胜之,来都城朝见刘询。 以此表示匈奴对大汉的臣服之心。 也可让大汉对匈奴放心。 随后几年。 匈奴的各大单于纷纷来降。 随着匈奴的投降。 刘询觉得匈奴已经不会对大汉造成威胁。 由于边塞不受侵扰,刘询直接下令,减少戍卒20%,建造常平仓,供应军需并平衡量价,减少漕转。 随着大汉减少边塞的戍边将士。 匈奴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臣服之心。 他们每年都会往大汉输送臣服之人。 让他们前来都成侍奉帝王。 这些人都是质子,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汉看清他们投降的真心。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一晃眼。 十年已过。 张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即将接近耄耋之年。 在大汉近20年的时间内。 张伟是最悠闲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