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要对两个年轻公子,动手是完全可以的。 就算陛下下令。 让公孙贺对张兴民以及张伟特别优待。 但这也不过是口头话而已。 对方想怎么做,还不是看他们自己的心意? 张伟在车骑将军口中知道了一些有关公孙家族的秘闻。 且他知道卫青和霍去病没多少时间可活。 可众人不知道。 毕竟。 现在的卫青和霍去病正值壮年,他们的身体十分的康健,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之处。 现在还能替陛下巡视四方。 这足以说明,这两人的身体还算硬朗。 张伟对卫青和霍去病有不一样的情感。 这两人对大汉都是忠心耿耿。 尤其是卫青。 为情自小便是奴隶。 后来成为一员大将。 之后官拜大将军。 风头无量。 不仅如此,他的外孙霍去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实力之强,让人骇人听闻。 两人一个为大司马,一个为骠骑大将军。 同时掌管大汉军权。 刘彻对这两人十分放心。 就足以看出,这两人对大汉是如何的忠心。 尤其是卫青。 执掌军权这么多年,却从来不结党营私,不干涉朝政,还体恤士卒。 对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匈奴大战之中,这两人都是有功之人。 无论是抗击匈奴还是在治理地方,卫青绝对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可能因为积劳成疾。 终究没得善终。 最后病逝而去。 现在已经是公元前111年。 按照历史,卫青最多还有5年可活。 在这期间,张伟不想和这两人对上。 他想等这人死去之后,再行定夺。 毕竟,还有一点时间不是吗? 张伟把手枕在脑后。 想着卫青和霍去病的一些历史事迹,眼中也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彩。 他不对这两人动手。 自然会有人对付他们。 这两人在军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 还执掌了大汉的所有兵权。 早就已经有人看他们不顺眼。 只是之前一直没找到机会罢了。 张家重新归来,更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有了一丝危机感。 想要遏制他们的成长,就必须把军权和朝政掌握在手中。 且这个时候的刘彻,已经开始荒于嬉。 行事也有一些荒诞。 再这样下去,朝堂之上的事情肯定会有宰相和其他人说了算。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 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是最佳的篡权时机。 当然。 在这之前,他们还得对付一下太子。 太子是贤明之主。 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却和刘彻南辕北辙。 要是让太子成为大汉诸君,他们自然没有资格掌权。 只有让后面的人成为皇储。 他们才有机会。 想到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张伟闭上了双眸。 现在说这些还早了一些。 太子确实是一个仁慈之人。 和刘彻完全不一样。 刘彻能征尚武,而且喜好巡游。 在律法一途更是严苛刑令。 而太子则和他完全相反。 刘彻前面刚下的指令,太子就有可能为刘彻处罚的这些人平反。 两人已经形成了拉锯战。 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人对太子的言行有指摘意味。 可太子却对此不以为意。 因为太子是一个仁慈之人。 他这样做虽然得民心,但却不得朝臣之耻。 这个时候的刘彻,已经开始轻信佞臣,还喜欢外出巡游。 朝中之事全都交给太子,皇朝之事则交由皇后全权处理。 久而久之,太子行事便越发的没有规章。 做事也是以储君身份执行。 甚至有时候将刘彻排挤在外。 刘彻回到皇城之后,非但没对太子所行之事进行惩处,反而加赞有加。 这无疑是助长了太子的气焰。 太子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受了自己父皇的意。 他没什么错。 这也导致太子越发的沉迷自己的权利。 后期更是对自己身边的人疏于防范。 这才被人诬陷。 要怪就怪太子,太过于相信刘彻。 也太过于相信身边之人。 太仁慈的人在皇位之上,确实如履薄冰。 一不小心便可能失足落入深渊。 张伟并没打算管这件事。 自从张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刘彻打压之后,他就知道,想让张家成为千年世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