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带着好奇的心思将奏折打开。 等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差点把手中的奏折扔在地上。 幸好他没有大殿失仪,否则,这东西就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 他稳定了一下心神,心不慌,手不抖地将奏折递给后面的人。 后面的人看了看里面的内容,个个都忍俊不禁,十分诧异的看着张伟。 但他们又不敢多说,等朝堂中的人全部都传阅了一遍奏折之后,刘彻这才让侍从将奏折收了回来,见下方众人神色各异,开口询问:“各位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如若无事可提,此案就通过了!” 轰!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都懵了。 这是在询问他们的意见吗? 这分明就是在通知他们好吧。 他们现在把张伟都给恨死了。 什么不做?偏偏要做这样的事情。 监察百官,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明明是御史大夫的责任,张伟却偏偏要拿过来,这是要分御史台的职能吗? 御史大夫能同意。 所有人都把目光停留在御史大夫的身上。 御史大夫没有任何反应。 也没有一言附和,只是默默的站在那边,就如同老僧入定一般。 “既然众爱卿没什么话说,那张爱卿的这份提议就算通过了,从今日起,朝堂之上便以此律令行事,但凡有迟到早退者,皆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张伟一党的人立刻附和。 那些不满的人又能怎么办? 只能纷纷表示答应。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下面的人又说了一些有关诸侯国和大兴水利的事情。 北方战事已然平地。 国内的农桑自然得提上日程。 大司农桑弘羊见自己的时机已经到来,立刻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向刘彻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理农桑的提议。 这些提议都很符合大汉现在的状态。 刘彻自然不会反驳。 直接让桑弘羊处理这件事情。 朝堂之上的反对之声并不是特别强烈,张伟和张汤也成为律令的主要功臣者之一。 下朝之后。 张伟和张汤都受到了封赏。 而张汤因为这个律令直接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直接升为廷尉。 等赏赐抵达张汤家中的时候,张汤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他以为张伟会把这次的功劳全部都推到他自己的身上。 他独领所有功劳。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张伟竟然将功劳分给了他,而且让他成为廷尉。 谢过陛下之后,张汤没有在家里久待,而是让仆人给自己准备了一些礼物,直奔张伟的府邸。 张汤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他自诩自己行的端,坐的正。 根本不惧别人的谣言蜚语。 因此。 他让仆人给自己准备了礼物,然后招摇过世的来到张伟的府邸,并没有掩人耳目,也没有遮掩,直接大大方方。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新人廷尉张汤去往张伟府邸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了别样的想法。 之前还以为这件事是张伟一个人办成功的,没想到,在张伟背后还有人帮衬。 有了准确的目标,他们便开始派人调查张汤。 得知张汤也姓张的时候,调查这件事情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他们确实有些胆寒。 无论是之前的张骞,还是现在的张汤。 他们所表现出的能力都是旁人所不能及的。 这两人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才会对张伟大为信任。 让张伟直接成为大汉最重要的忠臣之一,有什么事情都和张伟商量,甚至把他们屏蔽在外。 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却没有应对之策。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现在出现了一个廷尉张汤,他们突然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张汤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而且两袖清风,是最见不惯那种结党因私且无视律法的人。 他们只需要略微用计,便可以让张汤从廷尉之上滚下去,从而栽赃陷害张伟,让张伟万劫不复。 这条众人商量如何对付张汤和张伟的时候。 张汤已经站在张伟的书房。 他进入书房之后,先是冲着张伟大礼参拜,然后才拿过仆人手中的礼物,双手奉上。 “大人,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多谢大人的提携之恩,今日之恩,在下定敏感五内,永不相忘!” 张汤也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臣子。 他以酷吏闻名。 如果一点本事都没有的话,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