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晋阳。 昔日的丞相府被屠戮之后,经过了一番修整,焕然一新,挂上了秦王府的牌匾。 晋阳霸府,对外称呼是府,但是规制和宫殿差不多。 随着尔朱兆的败退,这座曾经辉煌的丞相府多少显得有些寥落。 尔朱氏的影响被去除,北人大军的惨败,并不代表着太原变好了,相反,甚至变得有些衰败。 李爽击败了尔朱兆,进入了晋阳,不是换了一个北人共主,而是将尔朱荣建立的秩序都推倒了。 可失去了六万北人之军,北地的秩序依旧需要维护,如关中一样在太原等地建立折冲府,却无法立刻代替旧时秩序。 尔朱荣在晋阳之时,完美的遵循了北魏旧时汉人种田、胡人当兵的传统,在加上太原是北人的大本营,当地的汉人豪强势力不强,便是李爽占据太原后,多得了十万户,可也无法将之立刻转化为可以调用的兵力。 从一个在地里只知道种田的农夫到能够熟练运用兵器,懂得配合能够上阵厮杀的老兵,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李爽只能从恒朔关陇各地抽掉汉兵,再吸收一部分投降的北人精锐,镇守晋阳。 于谨作为北地的副都督,朔州兵实际上的话事人,在得到李爽的召唤后,立刻从云中赶来了晋阳。 当他见到李爽时,宇文泰、独孤信也在。 “北地的形势如何?” 见李爽询问,于谨道: “柔然人去岁败后,如今还没有大入的迹象,可小股的抄掠一直不断。” 事实上,草原部落大规模的入寇行动频次并不高,几年一次,但小规模的掳掠行动却相当频繁。 今日南下抢你边民,明日毁了你设立的烽燧,掳走守兵,让人不胜其扰。 这也就体现出了长城的作用。 长城在草原部落大规模入寇时可以起到预警和迟滞作用,遇到小股兵马时可以起到阻挡作用。 你十几、百多人,翻过长城容易,可要毁了城墙,让马也过去就难了。 不过此时的北境,长城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围绕着平城建立的长城防御工事,早就败坏了,城墙的缺口不知道有多少。 六镇起事后,北魏朝廷财政拮据,更不可能发钱去修补北地的军事设施了。 此时北地的状况,属于柔然人能轻易南下,恒朔兵也可以随时北上的状态。 李爽听了,自然相信于谨的判断。他在第一线,知道的情况也比李爽清楚。 “阿那瓌去岁败后不是一直让嚷着要报仇么,如今迟迟不见动静,却是为何?” 于谨看了一眼宇文泰,拱手道: “经历了上次大败后,阿那瓌本部的人马损失很多,他想要报仇,可手下的人却心怀疑虑。在加上此时,柔然部落人畜繁育,不宜轻动,阿那瓌几次兴兵之举,都被他的国相劝阻了。” 便是柔然主阿那瓌,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威望也下降的厉害,不能想怎么样便怎么样。 反正柔然从漠北迁移了漠南,得到了大片优良的草场,正处在发展期,还过得下去。 可柔然人不会一直这样下去,迟早还是会南下的。 昔日洛阳朝廷遇到的问题,今日的李爽也遇到了,那便是—— 北境是负资产! 没有了外敌的北境可以高速发展,财政处在盈余状态,可柔然人南下之后,形势就变了。 与洛阳朝廷不同的是,如今的李爽的家底没有那么丰厚,无法征调中原各州的钱粮支援北境,抵御柔然。 所以李爽选择的是外包! 李爽看向了宇文泰、独孤信两人,道: “恒朔两州的军户南下之后,北地空虚,我会征调罪卒给你们。同时,燕、幽、安、平、营五州兵马也归平城调遣。” 听了李爽的话,独孤信很兴奋,毕竟,他归降之后,并没有再立下大功,如今,从关中的一名将军一跃而成平城的二把手,自然高兴。 可宇文泰就没有那么喜悦了,又黑又冷的脸上都快凝成霜了。 恒朔两州最重要的是什么? 土地么?不,是恒州的代人部曲和朔州的汉兵军户。 这两股势力在北地可谓最能打,装备最好的了,可如今,大量的军户被李爽征调南下了,宇文泰得到是一个空架子。 李爽口中的罪卒,当然是那些北人大军战败后的投降者。 这些失去了部落、土地的北人,能不能发挥原有的战力还在其次,宇文泰带他们北上,不仅要面对柔然人的威胁,还要提防内部可能的叛乱。 至于燕、幽、安、平、营五州兵马,那宇文泰更加不指望了。 这些州处在叛乱之中,洛阳朝廷的命令都不听,更不要说是晋阳的了。 宇文泰心中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拱手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