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人利用盐铁官营的制度,为他们收敛了大量的钱财,甚至圈地为主。 直接成了大地主。 不仅仅是他们。 还有官商勾结。 场面十分混乱。 张伟看了一下皇商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没有太多出入。 自从盐铁官营颁布之后,百姓的苦日子就来了。 由于食盐和铁器是极为常见的物品之一。 尤其是食盐。 这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 大汉在武帝时期,南征北伐,支出确实很大,所以便有人提出,让盐铁官营,以此来征收国家收入。 而这一举措,也的确让大汉的财政收入大大提升。 但也让某些人看到了敛财的机会。 因为这是官营。 便有很多人打起了盐铁的主意。 他们大肆征收盐铁税务,让下面的人苦不堪言。 而层层压迫下去,各级都获得了部分的收益,苦的却是最底层的人民。 他们不仅要支付极其高昂的税赋。 现在还要用大量的钱财来购买食盐。 这也导致民生艰苦。 要不是张兴民这些年在改良粮种。 让粮食产量不断提升,大汉的人口绝对不可能抵达这种程度。 张伟看了看对方这段时间呈上来的折子。 这是地方呈上来的重要奏章之一。 里面就有提到。 “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的局面。 也就是说。 当地的豪吏富商知道这是上面的指令,所以便将货物积蓄储存起来,以待紧急之时售卖。 赚取差价。 而当地的轻贾奸吏,在盐铁价格最低的时候,进行大肆收购,之后再以极为高昂的价格卖出去,以牟取暴利。 张伟把这些郡县呈上来的奏章看完之后。 已经气的不行了。 然后立刻让人把田千秋给他叫了过来。 田千秋是大汉的宰相。 本来应该负责此事。 可他竟然对此置若罔闻。 丝毫没将民生放在眼里。 要是问罪,田千秋第一个跑不掉。 田千秋前一步才听到有人要对付张伟。 现在突然被张伟召见,田千秋的心都在打鼓,心中十分忐忑。 等田千秋来到张伟府邸之时,双腿都在颤抖,为了保持颜面,他不得不强行镇定下来。 之后跟着随从进入张伟书房。 等进入张伟书房之后,田千秋甚至没有宰相威仪。 整个人都很局促。 且拿不定主意。 甚至不敢落座。 张伟也没让他在旁边落座。 而是继续看着郡县呈上来的奏章。 由于刘弗陵年幼,这些东西都得由他们辅政大臣解决。 本来此事应该由大司马霍光负责。 现在大司马已经带兵北上,想要囤积北方防务。 这边的事情自然落在他和张兴民身上。 可他和张兴民现在意见有些向佐,对方沉浸在改良粮种的事情之上,根本无暇顾及朝廷之事。 而桑弘羊又是一个不管事情的人。 在对方不管事情的情况之下。 朝廷之事自然落在张伟一个人的身上。 他之前忙着处理京都之事。 对郡县之事关注的不是特别多。 等把京都之事处理完毕之后,再来关注郡县之事,发现这些事情已经堆积了足足几个月。 这些事情要是不解决。 贪官污吏只会越来越多。 当地的郡县官员也会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现在还能上呈天听,说明他们还是有一点良心在的。 且刘彻在位期间,实行严刑峻法。 让大汉的治安好了很多。 但也仅此而已。 张伟将手中的奏章看完之后。 这才把视线停留在站在书房中央的田千秋身上。 在看到田千秋的时候,张伟诧异的说道:“丞相什么时候来的?” “快坐!” 田千秋听到张伟这么说,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张伟不是故意的,他不相信。 人家都在外面通报了一声。 且管事已经把他送入张伟书房。 张伟要是没听到,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可到现在也不敢和张伟作对。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明哲保身,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是张伟有什么需要,他肯定会全力配合,可要是设计朝堂之事,他得装聋作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