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在朝堂之上,也不是身居要职的人。 更比不上公孙家族的显赫。 哪怕张家要对他们动手,也应该拿公孙家族开刀。 有人在前面替他们顶着,他们还真没畏惧之心。 “大人可是有什么想法?”其中一位官员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看着公孙贺,眼中漂浮着别样的情绪。 他现在身居尚书之位。 好巧不巧,正是张旺川之前所处的位置。 张家如果重归朝堂,第一个可能会让他开刀,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谁让张旺川的死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关系呢? 要不是他们向刘彻乱进谗言,刘彻也不会惩罚张旺景,张旺川就不会着急忙慌的赶回京都。 他们之前可都是知情的。 所有人都知道张伟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就因为他们在背后从中作梗。 他让张伟早逝。 张旺川的死和他们都有关系。 陛下虽然没有惩罚他们,但这些年明显把他们边缘化了,并没有重用他们。 他们在朝堂之上的位置很尴尬。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竟不知如何是好。 有不少人提出退隐朝堂,可都被刘彻拒绝了。 还给他们升了官。 这操作让他们属实看不明白。 但又不敢私下妄议。 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他们的位置之上,给大汉卖命。 这些年,他们一直战战兢兢。 整个人都是问的惶恐。 就怕张家的人突然回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张家没回来的时候,他们害怕。 张家回来之后,他们更害怕了。 这可如何是好? 公孙贺看着说话的人。 这人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老狐狸。 此人一出马,肯定会坑人。 公孙贺一早防着这人,之所以将此人叫来,是因为他现在所处的位置。 看着新任的尚书大人。 公孙贺淡淡开口:“张家的人重回朝堂,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别忘了咱们当初做的事。” “抑商政策虽然不是咱们提出来的,可其中也有咱们的影子,可以说,张家商行的覆灭都和咱们有关系。” “这件事咱们还是得慎重对待,可不能马虎!” 刚刚说话的人忍不住撇了撇嘴。 这件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此事从始至终都是桑弘羊一个人提出来的。 桑弘羊之所以提出抑商政策,不也是为了大汉的发展吗? 谁让张家搞了一个商行,还发展的有声有色。 不过是撞到枪口上罢了,和他们有什么联系吗? “丞相大人说笑了。” “咱们或许有点杞人忧天。” “哪怕张家的人重回朝堂,可对方不过是毛头小子而已,对咱们又有什么威胁?” “初出茅庐,还未到及冠之年,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要不是有陛下在后面撑着,张家算什么?” “等那小子进入朝堂,咱们完全可以把他们压着,不给他们晋升的机会,如此一来,他们也没办法碍着咱们。” 公孙贺沉默了一会儿。 他就怕刘彻会站在张家这边。 已经这么多年了。 刘彻都没把这件事情完全放下。 等张伟的子嗣进入朝堂,谁知道刘彻会做出什么事。 万一把想补偿张伟的心思放在他的后代上。 那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事。 总之,他们还是得防范一二。 “我这次叫你们过来,除了张家的人重入朝堂以外,还有件事需要大伙商量!” 众人直接把目光转向公孙贺。 想知道这人打的什么主意? 在众人的目光下,公孙贺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南方水患频发,陛下有意在咱们中选择一人前去南方治理水患。,” “不知各位有什么想法?” 嘶! 此言一出。 周围的人都沉默了。 开什么玩笑? 他们在京都待的好好的,凭什么要被发配到南方? 虽然那边的隐患已经被张伟除掉。 可南方还是蛮夷之地。 依旧没有得到开化。 很多土地现在都还荒废着,属于高山密布的地区。 这种地方的百姓都十分的野蛮。 且个个不讲道理。 万一把他们惹急了,自己可能会有生命之危。 总之,没人想把这个差事揽过来。 公孙贺看着众人,从桌面上拿起一杯茶,轻轻的呷了一口。 “这是避免和张家正面抗衡的最佳时机。” “如果谁心里有鬼,不敢和张家的人直面相对,这是最佳的离开机会。” “南方的水患虽然难以处理,但不是没有法子。” “陛下对这件事情看得很重,应该会全力支持,你们可要想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