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西境既定,澧朝遂将精力聚焦于国家生产发展。 不过,此前迭经灾荒、战乱,加之与西汴对峙半载,耗费巨大,国库空虚。 虽然,自地方官员至后宫嫔妃,皆厉行节俭,裁撤冗费。 然而,所省之资相对国库亏空而言,不过九牛一毛,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百姓生活方才有复苏之象,此时也无法增加赋税,若是增税,恐致民怨。 种种缘由之下,于是朝廷颁诏,令各级官员向各地商贾富户借贷。 诏曰:“凡商户捐赠银五十万两以上者,朝廷将其列为当朝扶持产业,树立商号声誉。若捐银百两以上,可赐其家族一人九品副职,司职当地商行监管事务。” 圣旨既出,百姓与商户皆议论纷纷。 有几个豪商巨贾慷慨解囊,捐资百万两;亦有稀微商户捐银五十万两。但是,其余商户多捐银数百至数千两不等,仅仅表达以响应皇命的态度。 琉华宫内,也正热议着那道新颁的政令。 林侯爷身为外戚,率先垂范,慨然捐出了自家田铺一整年的税收。见此情形,其他嫔妃的母家也纷纷响应,或多或少地有所捐赠。 此时,云珊匆匆入内,欲向林妃娘娘禀报所探得的消息。 林钰见状,便吩咐乳母将大皇子抱至别处,殿内只留下了她与云珊、云锦二人。 云珊轻声禀道:“娘娘,皇后娘娘的母家至今尚未有所表态。” 林钰微微颔首,解释道:“皇甫家子嗣本就不旺,加之英国公平日里治家极严,家族旁支之人也未将心思放在田庄铺子的经营管理之上。” 她略作思忖,继续说道, “若依国法细细彻查,恐怕这些世家大族或多或少都有些见不得光的敛财手段。不过,皇甫家定是清白的,断无此类行径。” 二人点头,云珊开口道: 第(1/3)页